1、两种被奉为圭臬的概念是:第一,税收减免将实现经费自给,第二,经济市场能够自我约束。
2、王鏊的作品对后世影响很大,明、清士人无不奉之为圭臬,几至家有其书。
3、他的绘画理论广泛地影响了后世画坛,有的并被奉为圭臬。
4、篆刻受黄牧甫影响,以汉印为圭臬,方正中见功夫;秦玺印线条挺拔,盘曲如铁,有其师杨白匋之遗韵。
5、同时,彷徨骚动的社会对清醒的理论有着紧迫的需求,对理念执著躬行实践的名士大家,更是奉为圭臬,此所谓“贵士”。
6、一些思想家和作家的富于哲理的言论与作品,不仅被广泛地传诵,而且深入人心,正成为民族精神的爝火和处世哲理的圭臬。
7、以至于后来上班坐在办公室里三缄其口的像尊铜人像,下班走在路上五色无主的像个娄阿鼠,把个吃亏是福奉为圭臬,把个不与人争当成了指导行动的左右铭。
8、此书遂成为中国历史上行政法规之巨典,此后宋明清各代,均重视此宝贵法典,奉为圭臬。
9、两千多年来,这句名言曾经被中国历代进步的思想家反复传诵不绝,也被历史上一切开明的政治家奉为圭臬之论。
10、《鬼谷子》一书,从出世以来,一直是军师、师爷类人物奉为圭臬的必读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