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儒家主张推行“仁”政,垂拱而治。
2、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3、这一切,既奠定了范仲淹垂拱而治、百业俱兴的太平局面,又促进了他“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与升华。
4、十一、皇帝服靴袍御垂拱殿,鸣鞭,内侍、阁门、管军依朔望常例起居;次引枢密、宣徽、三司使副、枢密直学士、内客省使以下至医官、待诏及修起居注官二员并大起居。
5、十二、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
6、我是垂拱而治,过一过手转上去,公事只准不驳,岂不是大家都痛快?
7、根据史料记载,嗣圣元年(684年),武后临朝称制,翌年改元,取“敦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中“垂拱”两字作年号。
8、炎黄始祖,开天地,定文字,教礼仪,立人伦,中华有始,龙游域内,三皇五帝,垂拱而治,秦汉唐宋,迭次而立。
9、道家的主张很好,但垂拱而治的国家从来就没有。
10、儒家主张推行“仁”政,垂拱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