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认为,油气是以连续相的形式从源岩运移到储集岩的。
2、纵使由地质学的角度看来合宜,老旧油井储集岩的应用还是可能出问题。
3、浅埋藏环境受淡水淋滤,可使储集空间提高。
4、十一、对储集岩进行分类评价,指导勘探的重点区域为三角洲河道砂体。
5、对于碳酸盐岩等复杂岩性油气藏,由于其储集空间复杂、非均质性强等因素,用常规测井技术难以进行准确描述。
6、潮坪环境是有利的储集岩发育相带。
7、煤成气储集空间主要是次生孔隙。
8、生成油气和储存油气必需的地质组成及地质过程。包括成熟的烃源岩、运移通道、储集岩、圈闭和封闭。
9、鄂尔多斯盆地榆林地区山西组2段储集层是增储上产的现实产层。
10、溶蚀作用是孔隙的主要形成作用,原生孔隙很少,次生孔隙极其发育,是油气的良好储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