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他的观点很正确,切中时弊,一针见血。
2、借古讽今,针砭时弊,是杂文的主要内容。
3、我们不仅要关注底层,针砭时弊,还要为这座城市的发展鼓与呼。
4、而此种句式的语境也由起初的无奈、愤懑、挖苦、嘲笑升级为焦虑、质疑、批评、讽谏,越来越多地切中时弊、击中社会软肋。
5、至上,以及当代教育的现状做了针砭时弊的讽刺和批评。
6、而策问大多只是泛泛而论,并不能真正切中时弊。
7、他写杂文探讨民主与*制、大同与小康、传统与现代,议长论短,发掘时弊。
8、该剧由法国著名常春花剧团演出,在舞台上,观众既能看见中国戏曲的唱念做打、咿咿呀呀;也能看到西方喜剧小丑的插科打诨,针砭时弊,极为难得。
9、他们认为我的‘东江视点’针砭时弊非常不错,所以准备组建一个全新的新闻节目,也是关于针砭社会时弊的。
10、不过还别说,这魏朝学识渊博,每发一言都切中时弊,令朱由校暗暗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