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南也曾大举北犯,遭宋朝反击后又称臣求得息兵。
2、如此情势之下,又岂可仅靠儒门说教,就让黄巾息兵罢战?
3、你如果仍然忠于朝廷,就息兵停战,天下还可以维持安定;如果你不愿意,我就回琅琊国,把皇帝的位置让给你。
4、十一、陛下,臣昏了头,一心想息兵罢战,求得太平,才有了此等想法。
5、十二、孙叔敖当政以后,根据当时外患内扰,连年混乱,令典荒废,百业待兴的状况,把息兵安民,除患兴利,发展生产,致富国民,当作治国之策上书楚庄王.
6、据商丘师院李可亭教授介绍,这次“弭兵”规模很大,除燕、吴、越等偏远诸侯国外,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了,反映了当时普遍要求“息兵”的社会愿望。
7、他写此词之时,正是西北大夏国连年对宋廷用兵,而北宋朝廷自皇帝以下,大都混混僵僵,不思进取,宁舍金钱土地,只求息兵罢战,屈辱求和。
8、如果都为民族大局、黎民百姓着想,轸念中国这么多年的战乱之苦,就应该息兵罢战,共同建设国家。
9、双方均为道义所感悟,领会启动战端于人于己均不利,最终罢战息兵。
10、现在,秦国因为嬴师隰的死,所以失了与我大魏争雄之心,一方面,是秦国没有足够的战力,另一方面,是秦国没有钱财,所以,秦人想要息兵罢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