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是最早,利用大都护城河漕运的规划设想.
2、学术界在论述清代漕运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的同时,对漕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也多有探讨,但不够深入细致。
3、什刹海地区自元代形成漕运码头以来,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变迁后,沉淀了十分丰富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人文文化。
4、屯兵营田,地主的庄园、漕运的驿栈、仓库,以至皇帝游览的湖淀和行宫,供应皇家的果园、菜庄和牛羊牧场等等,无不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
5、故发展漕运、南粮北调,便成了历朝历代的当务之急。
6、咸丰朝以后,朝廷在大部分征漕省份实行漕粮折征,一定程度上整顿了漕运秩序。
7、负责验粮收粮的是所谓的军粮经纪,在十步之内必有衙府的漕运码头上,军粮经纪还算不上官员,按现行的说法,应该算是有一定执法职能的事业编制人员。
8、光绪二十三年初,重情重义的黄金祥,遵曹大帅临终之嘱解甲还乡,并与大帅之子合营漕运,又在家乡开办“祥德厚”米面庄。
9、这个人一身的五花肉,天生力大无穷,头上扎个冲天辫儿,呆里呆气,雕嘴鱼鳃,姓于名宝禄,人称“傻宝禄”,专盗官仓的禄米,还偷漕运的皇粮。
10、中国历史南粮北调,往来船只建立组织,维护漕运利益,类若国外的独立公会,但中国没有民主精神,依照传统,就成立了帮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