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白鹤梁题刻本体保护及白鹤梁题刻复建,提出了保护规划的总体方案。
2、宋、元、明的有些书坊刻本,刻售的戏曲小说,为了节省工时,降低成本,大量手写俗体。
3、初刻本中的疏漏大多被以后的版本承袭,有的校订者修订了错误,但也可能增添新的误解。
4、明中期以后刻本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出现了适应于印书的仿宋字,二是线装取代了包背装。
5、所选别集的版本有抄本、刻本、写刻本、活字本等。
6、本文按照各主要戏曲版本的刻家、分布、历史、刊本名目等情况,对江浙一带的刻本加以介绍。
7、至于古今印谱近五十件,其中不乏珍本、善本,如张鲁庵旧藏清乾隆初刻本《飞鸿堂印人传》等。
8、藏宋元刻本数万,以“书癖”名世的严元照称钱听默为“书友中巨擘”,称其“素称识古,所见书多异本”。
9、新刻影写元本《牧民忠告》四卷,国朝柏乡魏文毅公曾刻其一种,益都李南涧司马得明时合刻本重刊于桂林,仁和费新桥方伯复刊于粤东,以故世多有其书。
10、常见者有光绪乙酉飞青阁杨氏重刻本,《皇清经解续编》南菁书院本,蜚英馆石印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