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生明,偏生暗;端悫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荀子
2、舅犯说,“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您只有一种选择,就是“诈之”。
3、他在庞杂诈伪的海派文人中,有鹤立鸡群之感。
4、夫人而至于无实,至于诈伪,至于骨肉寡恩,尚得以为善乎?即如风流、糟腐、好酒、贪色未可以为不善也,似也。
5、《唐律疏义》明确规定“证不言情及译人诈伪致罪出入者,证人减二等,译人与同罪”,即任何人都有如实提供证据或翻译的义务,否则不别亲疏处以刑罚。
6、迁延至今,乃以立宪改官,诈伪无信;借债收路,重陷吾民。
7、诚心修身,笃守信义,不容卑鄙诈伪。
8、若是,则恐佞幸小人竞生诈伪,渎乱人伦,止付孝善。
9、乃诏责郡县,坊郭三年,乡村五年,农隙集众,稽其物产,考其贫富,察其诈伪,为之升降;若故为高下者,以违制论。
10、民进党“立委”蔡同荣则痛批,马英九上台后,军方拍马屁恢复“军人读训”,如今军中虚伪造假、卑劣诈伪已到令人发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