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同伐异,刻薄寡恩在朱先生写的文字里是读不到的。
2、正人君子应该讲求公理正义,不可党同伐异。
3、明朝士人党同伐异,互相斗争,无心国计民生,终于导致国家走上衰亡之途。
4、明朝末年天启帝醉心木工,东林阉党党同伐异,地方天灾人祸流民将起,边关后金蒙古虎视眈眈,大明江山岌岌可危。
5、耐色瑞尔第二帝国和它的盟友强盛了几个世纪,便慢慢滑向了衰败,国家体制乱成了一团糨糊,政局陷入了无休止的党同伐异和相互拆台。
6、“意见领袖”的勇气和责任感,在彼此呼应和驳难中,有时会与刚愎自用、党同伐异联系在一起。
7、施明德为年轻议员无知不用功且有意无意扣帽子而勃然震怒,这是求好心切,也在规范政治风气不能因为党同伐异而下流下作。
8、但身在这军营,必然受到派系斗争和家族利益影响,自然而然地就开始党同伐异。
9、但是却并非跟他们一样整日以党同伐异为己任,再加上福王之死东林党人嫌疑重重,让他心中已经生了厌恶。
10、苟能隆二伯,安问党与雠?只凭这两句,就比天宗的首领李林甫妒贤嫉能,党同伐异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