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独秀则将文学形式和题材内容必然地联系起来,并将文学革命与社会革命逻辑地联系一起,主张与旧文化从根本上决裂。
2、以文学革命的发难文章为标志,正式宣告了中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终结和现代文学理论的兴起。
3、文学革命后,口语入诗、诗歌散文化的追求曾导致“诗文合一”、诗文不分的倾向。
4、作为“五四”时期“文学革命”的思想发源地,清末的文学复古主义思潮以异常丰富的思想资源参与了中国现代文学基本性格的生成。
5、五四文学革命的科学主义倾向,造就了再现论、认识说的文学观,同时也造成了文学审美本质的失落。
6、启蒙文学的建构与解构,即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转向。
7、这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的一次再革命。
8、乡土文学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学流派。
9、这就是为什么他的论文题目是,文学进化“,不是,文学革命,而是,文学进化。
10、有不顾迂儒之毁誉,明目张胆以与十八妖魔宣战者乎?予愿拖四十二生的大炮,为之前驱!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新青年》2卷6期,19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