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入关前即已实行度牒制度,康熙初限制寺观及僧道数量,雍正时期,放松对僧道管理,度牒失去效力。
2、事若不成,有死而已,要这度牒何用?
3、这个举动让熊渝心里踏实了些,说起来有度牒的蓝道行是个真道士,比山寨版的明正货真价实。
4、包大人追查九龙杯追查了倒卖度牒之事,但是商人死了。
5、还要求我们一定要谨记这是天国的度牒。
6、中州僧众不纳度牒,今日削发为僧,明日长发为民,任自为之。
7、东坡料定明岁必然大饥,因又奏请朝廷,免上贡米一半,又多乞度牒,预先籴米,以备明年出粜。
8、线索倒是有,查到那这倭奴商人与倭奴的空休使僧有倒卖度牒之嫌。
9、哇,这么厉害!律宗祖庭啊!那就是说,这里就是给和尚发度牒,进行放戒的地方啊!哇哇,厉害厉害!
10、他以不拘形迹的个性,在广州一个僧寺里,偶然拿到一张死去的和尚的度牒,便变名为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