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运用的微妙之处,使臧否人物也同样出现了秉的局面。
2、孔子开了把忠作为臧否人物,评判是非的重要标准和尺度的先河。
3、他还出版过至少三种著作,也都是谈论时事政治,或臧否人物,或反驳论敌,颇具战斗性。
4、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5、说古论今,评骘臧否,是纪念的内容,但不是目的。
6、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7、可见,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这一法治原则自古到今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8、她的阅读量多面广,留下一些较有价值的读后感,与其创作的文学批评一样,臧否人物褒贬鲜明,颇有锋芒。
9、读者可以从我们这个时代的立场出发,在阅读这些小故事的同时,去评判历史,臧否历史人物,去鉴别这些计谋的阴阳得失。
10、五月癸亥,诏人间有撰集国史、臧否人物者,皆令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