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à

拼音
sú huà
注音
ㄙㄨˊ ㄏㄨㄚˋ

俗化的意思

词语解释

俗化sú huà

  1. 习俗教化。

  2. 俗化

引证解释

  1. 习俗教化。

    《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諭朕。”
    《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宋•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2. 俗化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国语辞典

俗化sú huà

  1. 风俗教化。

    《汉书·卷八·宣帝纪》:「唯恐羞先帝圣德故并举贤良方正以亲万姓历载臻兹,然而俗化阙焉。」

网络解释

俗化

基本解释

sú huà ㄙㄨˊ ㄏㄨㄚˋ

俗化

(1).习俗教化。《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明先圣之业,习俗化之变,终始之序,讲闻高谊之日久矣,其明以谕朕。”《南史·儒林传论》:“自 梁 迄 陈 ,年且数十,虽时经屯詖,郊生戎马,而风流不替,岂俗化之移人乎。” 宋 曾巩 《请令州县特举士札子》:“行之以渐,循之以久,如是而俗化不美、人材不盛、官守不脩、政事不举者,未之闻也。”

(2).通俗化。 朱自清 《论雅俗共赏》:“雅化的诗还不得不回向俗化,刚刚来自民间的词,在当时不用说自然是‘雅俗共赏’的。”

俗化的字义分解

  • 俗 [ sú ] 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 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 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 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 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 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 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 化 [ huà ] 1. 性质或形态改变。 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 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 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 化工。化纤。化肥。 化 [ huā ] 1. 同“花”。

俗化造句

1、在妇女染有庸俗化习气的家庭里,最容易培养出骗子、恶棍和不务正业的东西来。

2、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

3、涅槃升仙图像则是佛教进一步世俗化的表现。

4、随着古典隐逸别业逐步发展成熟为世俗化的明清私家园林形式,“园林模仿绘画”的观念也成为造园实践中的定规。

5、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6、考察丧葬音乐的发展,大致有以下特征:1.功利性,2.政策的导向性,3.通俗化,4.随着经济的发展渐趋发展.

7、在波普看来,通过知识而自我解放这一观念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从它的思想渊源来看,它是一种培根式的信念,一种科学世俗化的信念.

8、传记文学要发展,必须消除商业化、媚俗化等不良倾向,回归传统,才能摆脱这一创作危机。

9、民政事务局局长何志平警告,倘若传媒不能洁身自爱,违反新闻道德,走上庸俗化之路,香港新闻自由将会死于安乐。

10、吴晓波在文中提到,集中爆发的物流配送造成巨大的混乱和社会资源浪费,形成如“春运”一样新的公共危机,而双寡头型的平台竞斗日趋恶性化和恶俗化

俗化的相关词语

【俗化】的常见问题

  1. 俗化的拼音是什么?俗化怎么读?

    答:俗化的拼音是:sú huà
    点击 图标播放俗化的发音。

  2. 俗化是什么意思?

    答:俗化的意思是:风俗教化。